top of page

关于做每日计划的一点心得

  • chentonglucky520
  • Feb 15, 2021
  • 3 min read

Updated: Jan 1, 2022

最近有点忙。有从程序媛转经理的意愿,所以一边写码,一边打理些管理方面的事情。家里房子总在修修补补,琐事也是不少。


不过相比较【忙】,我更怕【乱】。一整天忙忙碌碌,却不知道自己付出了什么,又得到了什么。这种情况最容易心乱。所以,我坚持每天做计划和复盘,会让我感觉心里有底,很踏实。时间久了,对计划和复盘也小有心得。


Plan for input not output


我曾读过一个理论,叫【Planning Fallacy】。说的是我们总对于自己的效率过于乐观,还会忽略外部影响,从而常低估完成事情所需要的时间。久而久之,自信心受挫,变得焦虑烦躁。计划这周完成项目,结果PM说要求改了;计划今天发表文章,可对着电脑就是写不出来。计划无法完成,但是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就不算了吗?完不成,就意味着无能吗?


从投入出发来做每日计划,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。计划≠待办事项。有人会认为列出代办事项就算给当天做了计划。我并不赞同。代办事项侧重于结果,是没有穷尽的。做计划则看重过程,是有限制的。计划会受到时间的限制,每日计划,就只有24小时。计划也会受到精力的限制,人要睡觉,那就只剩16个小时。所以,比较好的做法是,用TODO list 指引方向,做每日计划来规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。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为事情太多而burn out,因忙而心乱。


从投入出发来做每日计划,能推动我们思考事情的轻重缓急。用工作为例。今天有8小时工作时间,对照要完成的事情,去思考这8个小时该怎么分配。要做的事情很多,但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。分配时间的过程中,我们会很自然地去思考这一个小时,做哪件事情更有价值。避免我们因为瞎忙而要加班。


做计划的本质是【做决定】。为自己的每个小时做出正确的决定,那生活一定会往好的方向发展。每天在睡觉前,或晨起后,花20分钟,看一下自己的目标和待办事项,把一天的时间分成几个时间断,然后计划每个时间段做什么。If I fix the input, output will fix itself.


Budget time for randomness


排除干扰,执行计划很重要,但是过于执着于计划,人会变得太固执,不够变通。意外很多,计划被打乱很正常。所以该怎么做呢?我烦恼过很久,最近算是找到些还不错的方法。


做计划时,留下一段buffer时间。比如上午划出两三个小时,关掉所有提醒功能,专心写代码。然后安排一个小时,处理一些琐碎的、意料之外的事情。比如回复邮件,回答同事问题,看code review等。把琐碎的事情集中处理,效率会更高。也不会因为邮箱里某条令人沮丧的消息而无法继续重要的工作。


如果突发事件,无法在buffer时间内处理好,也不用着急。在打乱原有计划之前,先回答几个问题 1)事情需要现在处理吗?有时间限制吗?2)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该由我来处理?3)如果我要立马处理这个事情,原先计划上事项就要延后,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吗?在投入一件新的事情前,先想一下如何调整计划。这样能很有效的避免【瞎忙】。记住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,所以投入前要先做个取舍。



Recent Posts

See All
程序员要不要转管理

2022年初,我从程序媛转管理后就一直想聊了这个主题。但觉得要在经理岗位做够两年,才更有讨论的资格。现在终于满足条件啦。这篇单纯的分享下我的经历,希望给有从ic(individual contributor)转管理想法的小伙伴参考一下。...

 
 
 
对工作已经没有憧憬了,该怎么办?

从工作的第五年起,我对工作的态度就产生了一些转变。从一开始目的性比较强,希望做组里拔尖的那个,对visibility和scope有欲望,到现在越来越坚定在公司爬梯子不是心之所向。进入了职场“奥德赛”时期。需要一份工作,却对结果没有太多的憧憬。我一直在想,在需要工作的前提下,...

 
 
 
排解工作中的消极情绪

我以前是常因工作产生消极情绪。会反复“品味”一件事情,别人的一句话,很久都不开心,设想怎样才是最好的应对。后来发现导致消极情绪的并不是工作,而是我自身有一定程度的cognitive distortion(认知失调)。大致表现为灾难化思维,只关注事情的负面,把情绪就当成客观事...

 
 
 

Comments


© 2023 by Site Name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