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工作已经没有憧憬了,该怎么办?
- chentonglucky520
- Feb 12, 2024
- 2 min read
从工作的第五年起,我对工作的态度就产生了一些转变。从一开始目的性比较强,希望做组里拔尖的那个,对visibility和scope有欲望,到现在越来越坚定在公司爬梯子不是心之所向。进入了职场“奥德赛”时期。需要一份工作,却对结果没有太多的憧憬。我一直在想,在需要工作的前提下,如何从“向外求”转化为“向内求”。怎么样能身在其中,确不扰心绪;看似有些停滞不前,但一直有所积累,内心充盈。
放弃了什么,又得到了什么?
放弃的前提是看懂了,且确定不想要。工作中我常会去总结每个事情怎么样做会产生怎么样的效果;不同的人,怎么去沟通,会有怎么样不同的反应。其实在大公司爬梯子的诀窍就是舍得下自己,外加时间和运气。比如要愿意改变作息来符合工作需要;改变沟通方式,来彰显领导力;知道什么人对升职有帮助,按照他们欣赏的方式行事。只要有决心,去做其实不难。但是开始前,我先要想清楚所求是否所愿。不幸的是,我发现这条路走下去,容易失去自由。观察我的经理,我经理的经理,我看到更大的scope,更高的visibility会形成更强的束缚力让人不断往这个系统的评价体系靠拢。除此之外,他们还更忙,压力更大,头更秃。所以想来想去,我还是算了吧。
向内求
不憧憬升职跳槽加薪,其实反而能感受到更多“工作”的乐趣和意义。工作可以帮助我提高终身技能,同时修复性格缺陷。只要我们在工作时有明确“向内求”的目标。比如我想提高快速学习和输出的能力,就会积极地参加各种会议,听公司里的讲座。以前觉得这些时间花的很无奈,现在会觉得它们是练习理解能力和开拓思维的机会。我会主动当会议的note taker,来练习快速把听懂的内容表达出来的能力。我现在很喜欢写doc,因为可以练习输出能力,能得到反馈。我一个性格缺陷是对自己有太多的judgment,导致我在会议上说话前都会再三思量。现在开会我就练习怎么打断这些self-evaluation,想到什么就表达出来。当不被世俗的结果绑架,工作还是很有挑战和意义的。
后面的路
我最近一直在练习不要活的太紧张,相信这个世界没有那么难混。一个有独立思想,愿意学习,愿意努力的人,不大容易养不活自己。和压力成正比的是欲望,不一定是现实。没有明确的career path就一定不行了?我觉得可以试验一下。多花点心思把自己建设好,从身体,到技能,到心理,到性格,然后就允许生命按照其轨迹运转。
Comments